社会强权压制下个人的反叛之路——卡夫卡的《审判》

 

弗兰兹·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本周推荐 /

 

 

书名:审判

作者:[奥]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曹庸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5

 

主要内容 /

 

约瑟夫·K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他自认无罪,极力加以证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属徒劳。最后在31岁生日前一天,被杀死在采石场。

 

 

 

 小说以荒诞奇异的表现手法将主人公K与黑暗迂腐的法庭斗争直到最后像一条狗一样被处死了。满脑子改革念头的K在初次开庭受审时的对司法机构的同批使他越来越狂热与自大,他觉得自己比上法庭高尚百倍,他孜孜不倦的写给法院答辩书,然而法院的最终审判却证明了这只不过是徒劳罢了。整篇文章并不关乎一些神秘主义的事物,真正的答案与正道或许作者自己也无从知晓。

 

推荐理由 /

 

《审判》的名气虽不如《变形记》,但这不影响它成为一部经典。小说所表现的既是这个世界又完全外在于这个世界。它是怪诞与荒谬,它是无谓与恐惧。《审判》异于其他的恐怖小说所刻意营造的气氛,但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法院的恐惧。它直面了人心的异类,也表现了法对人性的苛求。基于这部小说,看到了是那个时间的世界。

 

读后感 /

 

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

 

毫无罪证的被捕,无罪的死刑。k就这样在采矿场“像狗一样的死去了”。 恐惧,对,恐惧。怪诞得真实,真实得毋庸置疑,却是一眼看穿的荒谬。

 

读卡夫卡的作品像是一次深潜,窒息的恐惧铺天盖地地幔涌上来,但是透过那冰冷的水面 看的到那人来人往、悠闲自得的行人。《审判》是沉闷的,却不带死气的。他的风格像极了夏目漱石却又完全不同于他,卡夫卡的作品是透着光的,是一片昏暗之间仍隐隐看得清——那一束耀眼的信仰。
      

卡夫卡对k的罪证是明确的,是预定好的。但k却不以为然,他到审判结束前都一直坚信自己是无罪的,最终以生命为代价来结束自我负罪感的积累。此时又不得不重新回归到卡夫卡本身,在当时他在两个女人中间 也正受到一场审判,而审判的结果是他与他的未婚妻的分离。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k的角色本身就是以卡夫卡自己来表现的。所以k的悲剧也是以卡不卡自身的悲剧来预订好的。“我罪故我在”的思想纠结着他,也影响着我。
 

    

卡夫卡的笔下罪感的痛苦与自我的存在是紧密相连的。罪感是个体性的,只有当个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开始探询自我存在的意义的时候,罪感才会油然而生。在存在论中,“自我是一种自身与自身发生关联的关系。”
     

宗教说活着是为了赎罪;卡夫卡却以为活着是在犯罪。不管是哪种情况,人就是在罪的压迫下存在着的个体。书中的法院不属于国家,确实,也不需要属于国家。它是任何事物、任何人、甚至任何生灵。它可以审判万物,它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挣脱不开,逃脱不了;我们可以认为这是k的软弱么?

 

 

 

没人是完美的,蔷薇也总是有刺。
     

k死了,k的耻辱仍永存于世。

 

撰稿│李晨 蒋晓蕾

编辑│刘云云

审稿│魏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