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天地】开题报告,你会写吗?
  五月,春意正浓,甚至已有了丝丝初夏的气息。在这样时节,适合打开窗,沏一盏茶,沉下心来,写一些什么。
  趁着五月明媚的春光,科研小编开始为大家介绍如何撰写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为何要撰写开题报告?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首先,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撰写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能,则可以马上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做”。
  其次,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

二、开题报告的一般环节
1、你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课题的说明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2、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
(课题的意义)
3、在相关问题上,别人已经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4、你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预期目标、达成的效果)
5、你打算做什么?
(研究内容)
6、你的主要假设、观点是什么?
(观点、关键问题、特色创新等)
7、你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理论依据)
8、你打算怎么做?
(方法与途径)
9、你预期的成果形式是什么?
(阶段性成果和结题成果形式)
10、你的工作进度如何安排?
(研究进度安排)
11、你研究的主要条件和困难是什么?
(已有研究基础、人员、经费、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分析以及课题的组织管理等)

下面小编将重点介绍以上环节中的前三个步骤!!
1你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1. 进行课题的说明
  课题的说明是对研究范围的表述,也是对研究视角的选择。如果我们想完成我们的任务,就不能使自己背上多余的包袱。我们不仅应知道该研究什么,而且也应了解不该研究什么。因此我们要在对研究对象的范围加以限制的基础上,还要明确我们要研究的视角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学科或不同的研究方法等视角进行研究。     
 2. 进行核心概念的界定    
  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实际上也是对课题界定的一部分。一般课题的核心概念,就反映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因而核心概念的界定非常关键,它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我们要学会找核心概念。往往课题的核心概念是最能反映课题内容的关键点,一般会出现在标题中,概念的界定要尽可能在清楚的前提下简明扼要,突出本质的要素。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要确保概念的一致性,不要随意偷换概念。


2为什么要选择这一课题?
1、从理论角度分析 ——理论依据(寻找文件依据、专家观点)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2、从实践角度分析 ——操作意义(寻找实践益处)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3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情报综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念差不多,都是汇集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做过哪些研究及其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与成果的综合性介绍。

总的来说,文献综述可以写以下几点:
1、一般性地描述和概括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2、列出和介绍代表性的专著、论文、资料等。
3、国内外在相关课题上已经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
4、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评论。主要是指出已有研究的局限或缺陷等。
5、说明本课题将在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文献综述的撰写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2、文献综述要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3、文献综述不是资料库,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围绕课题紧密组织在一起,既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又能反映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 
4、文献综述的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手资料,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环节一、二的优秀范例:
课题:高中艺术班人文素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核心概念界定与课题研究意义)
所谓 “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音乐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可分为三个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的。我们所理解的“人文素养”,既包含个人的自我修养、人格的自我塑造、人生的自我充实和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类文化艺术的研究,即哲学、美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精神修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灵魂、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养、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新机遇开放的人。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使学生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懂得“为何而生”的社会哲理,是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即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把“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
目前静安区正在探索“走向个性化”的教育,上海市各所学校有关课程整合的实践也方兴未艾,我校进行的针对艺术班的人文素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正是符合这一趋势而进行的课程改革,我校的实践和改革必将为我校乃至静安区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可供选择的经验。
我校是一所以文学艺术见长的艺术特色普通高中,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传统而不断创新之举。自2004年更名上戏附中以来,我校招收的艺术班三个专业的教学模式一直在不断优化。经过10年的发展,我们发现,那些能够在艺考中受到知名专业院校青睐,在艺考中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那些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人文素养水平也比较高的学生。鉴于此,我们要对艺术班的课程进一步加以整合,除了要对艺术班相关文化课做“减法”,注重课堂内涵的提升之外,还要对艺术班的文化课做一些“加法”,加强文科类课程的整合,对艺术班开发和实施人文素养综合课程,提高艺术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为其今后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将会对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依据,也必将对其他学校的课程整合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有效经验。

三优秀范例:
课题:个性化“3D”课程实施研究
(文献综述)
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现如今,这一理念已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可,并成为现代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 “个性化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中“标准化、整齐性、划一性”的弊端而提出的。“个性化”体现在以“珍视群体中的每一个学生”为基本价值追求,并强调尊重、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能力、速度、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倡导调整教学各要素,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个性化”教学将“学会、乐学、会学”作为教学的目标,希望能够改变根深蒂固的“同一内容、同一速度、同一要求,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观念和课堂面貌。
针对课堂上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不少学者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张人利的《班级授课制下的个别化教学》探讨了个别化教学与分层走班教学之间的关系;朱建萍、杨雪梅的《多元智能理论下个性化教学策略探析》探讨了个性化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提出了教学中要建立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避免评价的片面性、狭窄性和单一性;宋保平的《个别化教学的学校实施:策略与反思》提出了研究学生、丰富课程、改进教学、应用现代技术、改革评价、提升教师等一系列个别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李伟《个性化教学的教师之维与建构》中关注了个性化教学中教师之维的建构。
而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个性化教学”不仅仅在于课堂教学上教师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也在于整个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上的个性化与多元化。这就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进行个性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国内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最早重视并进行推行的地区是香港,香港地区多年的校本课程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校本课程及其开发建设逐步受到内陆教育者的关注,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2008 年 6 月 6 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洪志忠、崔允漷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怎样理解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一文,综合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吴刚平主编的《校本课程开发》则从哲学的角度,深入的分析了校本课程开发这种矛盾运动的基本结构特征和课程摆向及时代落差,突出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兴起的时机已经到来。同时还研究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类型、运行机制、基本条件和思想基础等问题;钟启泉等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充分挖掘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不断完善评价机制,激发课程开发主体的积极性”;王斌华认为,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并指出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环节和时间安排。
以上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然而“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最显著的特性,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对学生来讲,个性化就是张扬个性;对教师来讲,个性化就是专业个性化发展;对学校来讲,个性化就是凸现特色。校本课程应该基于个性化并体现个性化,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真正体现个性化,不少教育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除此以外,个性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从20世纪初创办新学校伊始就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开启了漫长的教学实践探索。当然,到目前为止个性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处于一个探索、实践的阶段。上述校本课程多是从实用性角度开设的,往往是在文化课的基础上补充和深入,还没有真正落实到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进行个性化的开设,这也是本课题重点要研究讨论的话题之一。